马驹桥流浪记
▲李华经常在凉水河河畔搭个帐篷剪辑视频,有时也夜宿在此。河边很清静,微风阵阵,比室内还凉爽。李华称之为“蓝天宾馆”。
【资料图】
李华把在马驹桥的漂泊生活称为“流浪”——离开家乡,来到陌生的环境,住所、工作和收入都是临时的。但它不同于乞讨,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,在夹缝中求得生存。
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
图、文 /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梁辰
李华,38岁,初中毕业后离开老家河北张家口开始“北漂”,至今已满20年。他形容这是一段“人生如梦”的岁月:上过流水线、做过月薪过万的销售、创办过公司,如今“流浪”在马驹桥。
生意兴隆时,李华手机里的零花钱长期保持在五位数,经常带客户出入高档饭店。新冠疫情期间,公司破产,他的人生就像银行卡里的存款一样重又回到起点。
2021年春节刚过,李华在工友的介绍下来到北京马驹桥劳务市场。这里是全国著名的临时工聚集地,最大的特点是临时、日结和人口流动性大。据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网站2020年7月的数据,马驹桥镇镇域面积82平方千米,实有人口15万,其中,流动人口超过10万。
▲2023年2月,一对来自西安的夫妻拖着行李准备离开马驹桥。他们来京两天,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
来马驹桥找活儿的多数是各地的农民工,中介提供的工作大多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体力活儿:搬运工、快递、保安、分拣员、保洁……李华站在路口,看着一家家中介门店外拥挤的人群,怎么都不敢相信自己会跟这里产生交集。
刚开始,他干过一段时间仓库分拣。货物不是很重,但是仓库很大,需要来回不停地跑,每天至少走3万步,还要跳上跳下地封箱装车。一天工作12小时,有时是十四五个小时,一个月到手4000元。干了一阵,他的身体出现问题,浑身关节痛,只能吃止疼片硬扛。熬到休息日,躺一整天都缓不过来。
▲马驹桥一家中介公司门前张贴的招聘信息
于是,李华转干日结,自己可以相对灵活地安排休息。2023年开始,他明显感到活儿少了,工钱也在缩水。比如保安,2022年日结(工作12小时)能拿到180元至200元,如今的行情只有150元左右。
最近半个月李华只接到两单活,分别是货车司机和搬运工,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,薪酬200元,这是通过熟人介绍的“内部价”。一位工友转给李华一个单人间,月租450元,算是马驹桥周边比较便宜的价位。押一付一后,他的账户又快“归零”了。
▲马驹桥附近有很多自建的出租屋,提供单人间、多人间、空调间等。务工人员大多住在这里
人到中年,李华已经过了“35岁以下”的黄金应聘年龄,而且身体不能再承受高强度的劳动和长期夜班。对他而言,日结是更好的选择,“时间比较自由,干一两天,工钱能及时结账,手头有现钱。长期的活儿,工资要压一个月。”至于保险,“顾不上那么多了。”公司破产后,李华的社保一直断缴,至今没有补上。
▲李华在出租屋内为视频配音。一位工友转给他一个单人间,月租450元,算是马驹桥周边比较便宜的价位
快递员、保安、货车司机、搬运工,李华都干过。班上得累,更重要的是,他发现自己每天除了上班和睡觉,没有任何多余的时间去“思考或者想点别的事”,长此下去,“人就废了。”
他想自己琢磨着找条新的出路——除了这些纯体力的工作,能不能换个思路,找到新的收入来源?李华无意间听说做短视频能靠流量获得收益,就尝试用视频记录自己和工友们在马驹桥的生活。
跳脱出现实的沉重,李华镜头下的马驹桥是轻快明亮的,这里有“该吃吃该喝喝该劳动的时候去劳动”、只为让家人和自己都“幸福生活每一天”的甘肃小伙“马驹桥相声哥”;有趁着屋外暴雨、忙里偷闲拿着汤勺当麦克风引吭高歌的服务员大姐……
▲就餐间隙,李华拍摄一位服务员大姐唱歌。他的短视频记录了自己和工友们在马驹桥的生活
▲马驹桥生活成本低廉,十几块钱的盒饭就能吃饱
除了工友的故事,李华还发挥自己的幽默诙谐,制作了《城市流浪生存》系列短片,实地探寻在北京可以免费夜宿的场所以及马驹桥周边“隐形的福利”——麦当劳的空调、快餐店的西瓜和绿豆汤、网吧的淋浴间、酒店大堂的咖啡和果汁,只要“脸皮厚”,都能免费享用。
李华把在马驹桥的漂泊生活称为“流浪”——离开家乡,来到陌生的环境,住所、工作和收入都是临时的。但它不同于乞讨,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,在夹缝中求得生存。
▲傍晚时分的马驹桥商业街
▲务工人员在马驹桥商业街路口等待合适的工作。共享单车是他们临时的座位
▲马驹桥桥下的帐篷是一些务工人员歇脚的地方
他的个人短视频账号“李帮主流浪记”时不时出个“爆款”,流量渐渐好起来,目前有超过11万粉丝。
“我的粉丝里不只有工友,还有白领和老板,大家都想在日常枯燥的生活中看到一丝希望——有些白领,不喜欢自己的工作,但又不能轻易辞职。对他们来说,看我的视频寄托着对自由的向往。”曾有老板专门请李华去陪聊,住酒店,吃大餐。他去了几次,但很快发现,如果沉迷于此自己不会有任何提升,还是要找到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。
短视频算是一个,“我现在接一些比较累的日结活,这本身就是拍摄素材。干活可以挣到钱,拍视频可以增加一份收入,它们是相互融合的。”李华通过网上教程自学剪辑,自己写文案并配音。拍摄和制作一条视频大概需要两天,每条的收益根据点击量从十几块到上百、上千元不等。他的梦想是成立工作室,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带货,获得稳定的收入。
▲李华在马驹桥桥上直播。几乎每晚他都会直播一两个小时,跟粉丝们聊聊天。直播中的打赏是他收入的一部分
▲甘肃小伙“马驹桥相声哥” (23岁) 在出租屋内为工友们冲泡自己家乡的罐罐茶。来京八年,他每天都要喝上一杯罐罐茶,有时就着烧饼或馒头,就是一顿早饭。年轻、外形好,“相声哥”经常能接到酒店服务员的活,日常也穿着“三黑” (黑西裤、黑皮鞋、黑袜子) 和白衬衫。他很少从事重体力工作,“无论给多少钱都不稀罕,因为自己的身体是最重要的。”
在李华看来,马驹桥的氛围是把双刃剑,一方面提供了工作机会,但低廉的生活成本也促使一些人选择“躺平”。“这里有20块钱一天的床位,带空调和WiFi。躺着也不容易饿,饿了去吃顿12块钱的盒饭,管饱。干几天活的收入够躺一阵的,日复一日,很多人习惯了这种生活,就很难走出去了。反过来讲,他们即使不躺着,出去辛苦工作一个月,挣三四千,也缺乏动力。”
2023年年初,为了逃离寒冷的北方,同时也想换个地方发展,李华用手头的25000元买了辆二手车,一路开到广州。沿途用粉丝送来的保暖设备在车上过夜。
李华在南方的发展并不顺利,但他完成了一个心愿,“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,在北方最冷的时候,一路向南,越走越温暖,从一片荒芜到逐渐看见绿色。这趟自驾让我体验到一步步去实现梦想的感觉,很有成就感。”
▲2023年7月26日,暴雨中赶路的人
▲路边出售工服和工鞋的摊位
▲夜晚的马驹桥商业街,务工人员仍未散去
▲大雨过后,马驹桥的上空出现一道彩虹
关键词:
相关阅读
-
马驹桥流浪记
▲李华经常在凉水河河畔搭个帐篷剪辑视频,有时也夜宿在此。河边很清静 -
【BT金融分析师】阿斯利康或和辉瑞展开...
在不确定的宏观经济背景下,对投资者来说,投资医疗保健股往往被认为是 -
重庆南岸区个人社保缴费标准_2023年南岸...
重庆南岸区五险一金最低缴费标准是多少?2023年重庆南岸区个人社保缴费 -
四川成都:全民共赴“文化+”消费盛宴
逛金沙博物馆、赏舞剧《大熊猫》、到熊猫基地一睹“花花”芳容……... -
比特币在年内高点附近徘徊之际 Coinbas...
根据周一的一份声明,随着比特币价格接近今年的最高水平,Coinbase提出 -
星火成炬 | 陌生人,还没和你说谢谢
我们生活中有多少感动是来自陌生人?他们和我们本没有情感交集,却在相 -
德国女孩回应青岛喝假德国啤酒获3倍赔偿...
8月3日,德国女孩@海雯娜针对青岛啤酒节商家售卖假啤酒假羊肉事件再次 -
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今日16:30收盘报7.1920
App8月7日消息,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今日16:30收盘报7 1920,较上一交易日 -
南海阳江开渔节有多少个活动2023 南海...
2023年南海(阳江)开渔节一共有9个活动,一起来看南海(阳江)开渔节 -
华润电力(00836.HK)拟8月22日举行董事会...
格隆汇8月7日丨华润电力(00836 HK)发布公告,公司将于2023年8月22日(星 -
什么言什么什么成语(成语什么言什么什么)
什么言什什么四字成语大全言大非夸、两可之言、面冷言横、笃论高言、训 -
经典反派回归!《使命召唤·现代战争3》...
直播吧8月10日讯 《使命召唤》系列最新作《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》(Call -
记住这8条,让你在乒乓球场上更受欢迎!
记住这8条,让你在乒乓球场上更受欢迎!,对手,换球,好球,莎拉波娃,乒乓 -
天南地北包头人|张龙:百炼成钢 磨砺远航
张龙,包头人,本科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,硕士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工商 -
闻汛而动 冲锋在前 交通央企紧急抢通...
连日来,受台风“杜苏芮”影响,北京地区遭遇罕见强降雨,门头沟区... -
教育大模型“子曰”首次落地学习硬件 ...
8月9日,2023有道学习硬件秋季新品发布会在京举行,网易有道重磅发布了 -
武汉湘囗街道巧用“路长制” 解决民生实事
武汉湘囗街道巧用“路长制”解决民生实事---近日,湘口街环卫中心路... -
2023河南嵩县教育体育局特岗教师招聘岗...
嵩县2023年特岗教师招录面试资格审查中。初中物理考生放弃面试资格,根 -
搭平台、扩岗位、稳就业 多地工信部门...
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(记者冯维健谢樱阳娜李双溪)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 -
美国7月政府预算赤字2208亿美元
美国7月政府预算赤字2208亿美元,预期赤字1350亿美元。(文章来源:财